追溯今年3月以來鋼價多次暴漲之因,在于上游鋼材供應的持續(xù)降低,鋼材市場出現多年以來罕見的‘供需緊平衡’格局;而多次暴漲之后緊跟的回調,因在于終端需求的跟進不足,說白了就是下游需求不買賬;而近些時候,觀點普遍將未來鋼價回調風險歸結到鋼廠的逐步復產身上,此觀點有恙。
“‘借助供應大幅下降、側供給改革去產能等因素,鋼鐵行業(yè)價格在3-4月份迎來炒作高峰期,各路資金在其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攪風者’角色’,雖有借需求季節(jié)性釋放的東風,但實際上卻并未那么回事”,對于長期觀察鋼鐵行業(yè)的鋼為網首席運營官而言,似乎對當前的‘火爆’并不樂觀。“基本面雖然在改善,但沒有大到這個程度,能夠引起鋼價暴漲過1000元,3月粗鋼創(chuàng)單月增幅歷史新高,但市場超低的庫存資源就疑惑了,需求那么點,產量那么高,資源又到哪里去了?顯然,去了該去的地方,總之不是經過商家的手去的終端行業(yè)就行。”
近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國內粗鋼日均產量227.9萬噸,環(huán)比增長12.9%,單月增幅刷新歷史記錄,高產量逼近2014年6月的231萬噸峰值水平,表明隨著鋼價的持續(xù)回暖,鋼廠獲利增產的規(guī)律并未有改變,那為何各機構統計出來的鋼廠開工率偏低呢?對此,鋼為網首席分析師是這樣解釋的,今年3月以來,我國粗鋼產量與鋼廠開工率相背離,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占據產量主力陣營的一批資金相對寬松、成本較低的大高爐鋼廠復產較快,其加上以去化產能的總產能開工率已達84%高位,而在統計到的鋼廠開工率低則是因為一大批資金緊張的中小鋼廠(中小高爐)則受資金限制開工率低,綜合開工率自然就低,給予市場供貨量少的‘幻覺’;其二是諸多在去年已經宣布‘去產能’的產能又死灰復燃生產,諸多不在統計樣本中的中小鋼廠復產快,然其資源去向主要在三四線市場,并不在機構和協會的統計范疇之中。
如此看來,超高產量下的庫存又哪里去了呢?這一點行業(yè)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其一是市場真實需求的正常消化;其二是出口消化掉了,3月份鋼材出口達998萬噸,同比增29.6%,在諸多貿易國鋼材‘雙反’的背景下我國鋼材出口依然強勢,表明國際需求在好轉;其三是部分庫存被隱藏在國內廣袤的三四線市場及終端零售商手中;其四是在于大型鋼廠資源直供至下游大型項目增多,被隱形消化;其五是鋼廠通過各大電商平臺的寄售、代運營、自營等方式隱蔽式消化。相對來說,對此筆者也是認同,但并不代表資源是真正被消化掉了,而是隱藏起來,期貨市場大筆資金進入被懷疑是大鋼廠有默契的聯合行動并不是空穴來風,低庫高需是炒作需要;直供資源計劃被在財務、統計表中直接體現,等于是讓市場被迫提前透支未來的需求,因此我們不得不猜測,即將到來的5月份,需求和行情均將會因提前‘透支’而較大的轉弱。
因此,在‘低產量、超低供應量’抬著鋼價實現了一波長達近2個月的寬幅震蕩反彈行情之后,未來的鋼材價格存在較大的下跌風險,而這份隱藏的風險,并不是市場普遍擔憂的鋼廠‘復產’加速,而是來自真實需求端被透支的‘曝光’。
一方面是因為正在開工和即將開工的諸多大型項目,其需求及計劃早已被大廠鎖定‘預消化’,根本就不會進入到后期市場常規(guī)的統計范本中去,使得目前還在苦苦期待開工后需求釋放的市場希望將落空,因為你會發(fā)現,它雖然開工了,但是并不到市場拿貨,因為人家貨早就預定了。另一方面則是隨著中國及國際鋼材價格全線調漲,日韓等國卻大勢降價加入鋼材對外出口傾銷行列,加上國際上針對中國廉價低質鋼材的‘雙反’暴增、中國政府取消七類金屬產品的出口退稅等政策,也會限制后期出口形勢。第三,全國將進入雨季,這段時間以來南方地區(qū)長期處于雨水天氣,雨水影響線螺等建筑鋼材銷售及消化。
綜合來看,后期繼續(xù)大幅增產空間很小,因4月份粗鋼產量已經無限接近歷史峰值,即便鋼廠再如何見利復產、甚至隨著重組加速使得類似‘海鑫’這樣的破產產能重啟,未來的總產量也不會再高到哪里去,側供給改革還是有一定的限制力的,因此來自供應端的壓力,不會明顯的增大。相對來說,隨著準備期、過渡期的結束,一大批重大項目、政策即將迎接市場的檢驗,先不說是否能迎來大開工大需求釋放(也不現實),即便開工,市場能接觸到的采購需求也將是邊邊角角。